發布日期:2023-12-22
“天時人事日相催,冬至陽生春又來”。冬至又稱日南至、冬節、亞歲等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,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,這天地球赤道以北地區是白晝最短、黑夜最長的一天,“終藏之氣,至此而極也”。
一、冬至習俗
古時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在中國南方地區,有冬至祭祖、宴飲的習俗。在中國北方地區,每年冬至日有吃水餃的習俗。各地冬至習俗也略有不同,包括釀米酒,吃湯圓,吃燒臘,番薯湯果,喝羊肉湯等等。
二、冬至宜藏精養陽
古人認為冬至時天地之間陰氣到達極點,但同時陽氣也開始復蘇萌芽,這時我們的養生主原則便是藏精養陽。冬至寒冷,萬物閉藏,宜早睡晚起,避寒就溫,順應冬天潛藏之氣。適當增添衣物,防寒護陽,堅持泡腳,可有效驅逐體內寒氣;有陽光時多曬曬太陽,讓人體的陽氣與天地的陽氣相通,使氣血經脈暢通,增強身體素質;堅持鍛煉,動靜結合,不可過于安逸,但不宜做過于消耗體力的活動,防止陽氣過度消耗。
三、冬至需進補
“冬至一陽生,順時而養藏”。冬至進補能夠為身體儲存足夠多的營養,提高身體素質。冬至以后天氣以寒冷為主,故進補偏于溫熱、補養陽氣以抵御寒邪。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,富含脂肪、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蛋類、魚類及豆制品等。冬至時節講究養藏為要,但也不宜過度溫補,飲食要均衡,少吃油膩、不好消化食物,增強身體免疫力。根據自身體質,適當選擇羊肉胡蘿卜陷的餃子;也可以用羊肉、山藥、胡蘿卜燉湯;或以板栗、紅棗、龍眼肉及適量生姜、紅糖,搭配蔥白、香菜熬湯喝,此食療方法對輕微感冒有治療效果。另外,還可選用核桃、板栗、腰花煮粥,也能起到溫胃散寒的作用。
中老年人冬季宜溫補,可以選用溫熱助陽之品來扶陽散寒,如生姜、肉桂、胡椒、羊肉、牛肉等。其中,生姜溫陽的作用很明顯。對于平常就手足心熱、口燥咽干、喜冷飲的陰虛質來講,這時反而要吃些藕、黑木耳、銀耳、甘蔗、梨、百合、山藥、甲魚、海參、阿膠等以滋陰。
四、冬至常按摩
冬季是腎經旺盛的時候。中醫認為“腎開竅于耳”,這個時候經常按摩耳朵,有助于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。以下是最常用的三種按摩方式:
拉耳垂:用兩手的拇指、食指同時按摩耳垂,先將耳垂揉捏、搓熱,然后向下拉耳垂15~20次,發熱發燙為度。
提耳尖:用雙手捏住雙耳上部耳輪,適量提拉耳尖,提拉的時候大拇指和食指順便對耳尖進行按摩,以微微發熱為度。
摩耳輪:拇指位于耳輪內側,其余四指位于耳輪外側,揉槎2~5分鐘,再往上提揪,以耳部感到發熱為止。
* 請認真填寫您的信息,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系。